悼亡四首

· 陈繗
数尺朱弦系玉琴,琴亡弦绝两难禁。 离鸾有恨佳期隔,流水无声古调沉。 鲍叔永遗钟子意,相如应负卓文心。 可怜玄鹤庭前舞,犹恋当时再奏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弦:红色的琴弦。
  • 玉琴:指用玉装饰的琴,也泛指精美之琴。
  • 琴亡弦绝:比喻失去了知音或亲密的人。
  • 离鸾:比喻分离的夫妻或情侣。
  • 流水无声:比喻音乐或声音的消失。
  • 古调沉:指古老的曲调沉寂无声。
  • 鲍叔:指春秋时期的鲍叔牙,以知音著称。
  • 钟子:指春秋时期的钟子期,与鲍叔牙为知音。
  • 相如:指西汉的司马相如,以才情著称。
  • 卓文:指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以才情和美貌著称。
  • 玄鹤:黑色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翻译

数尺长的红色琴弦系在精美的玉琴上,如今琴已不在,琴弦也断了,两者都难以承受这失去的痛苦。分离的鸾鸟有着无尽的遗憾,美好的时光被隔绝,流水虽在却无声,古老的曲调也沉寂了。鲍叔牙永远留下了钟子期的心意,司马相如应该辜负了卓文君的心。可怜那玄鹤在庭前舞动,仍然留恋着当时再次奏响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悼亡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琴亡弦绝”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失去知音的痛苦。同时,运用“离鸾”、“流水无声”等比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后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美好回忆的执着留恋。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