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昭烈帝
东都十二炎精朽,献生不辰虚名守。
桓桓帝室豫州刘,垂膝顾耳中山后。
天下英雄惟使君,北海亦知世间有。
离鞍每恨肉时生,失匕宁因雷动手。
奔袁屈吕似饥鹰,客表依权同丧狗。
非缘冰鉴出茅庐,安得布衣辞南亩。
鱼水当年属卧龙,蛟云是日骧池首。
自从三顾定三分,分荆据益休惭忸。
重兴一姓本稀闻,以霸为王终逆取。
王佐虽称管乐俦,杰人已踞孙曹右。
岂知白帝挫猇亭,忍教金刀传木偶。
鞠躬尽力尔为谁,七擒六出酬恩厚。
堪怜五丈落前星,强延四十贻阿斗。
呜呼安乐乐其亡,哭庙空馀北地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精:指汉朝的国运。
- 献生不辰:指生不逢时。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帝室:指皇室。
- 豫州刘:指刘备,曾任豫州牧。
- 垂膝顾耳:形容刘备的仁慈和关心百姓。
- 中山后:指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代。
- 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刘备是天下英雄。
- 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
- 离鞍每恨肉时生:指刘备在危难时刻的无奈。
- 失匕宁因雷动手:指刘备在雷声中失手掉落匕首的故事,比喻惊慌失措。
- 奔袁屈吕:指刘备投奔袁绍和吕布。
- 客表依权:指刘备依附权贵。
- 非缘冰鉴出茅庐:指诸葛亮不是因为冰冷的镜子才出山,而是因为刘备的诚意。
- 鱼水当年属卧龙:比喻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
- 蛟云是日骧池首:比喻刘备的崛起。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
- 分荆据益:指刘备分得荆州和益州。
- 重兴一姓:指刘备复兴汉室。
- 以霸为王:指刘备以霸业为基础建立王业。
- 王佐:指辅佐君王的人,这里指诸葛亮。
- 管乐俦:指诸葛亮与管仲、乐毅相媲美。
- 杰人已踞孙曹右:指诸葛亮在孙权和曹操之上。
- 白帝挫猇亭:指刘备在白帝城去世,猇亭之战失败。
- 金刀传木偶:指刘备传位给刘禅,刘禅无能。
- 鞠躬尽力:指诸葛亮尽心尽力。
- 七擒六出:指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 五丈落前星:指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
- 四十贻阿斗:指诸葛亮留给刘禅四十年的江山。
- 安乐乐其亡:指刘禅安于享乐,导致国家灭亡。
- 哭庙空馀北地王:指刘备的庙宇空余,北地王指刘备。
翻译
东汉末年,国运衰败,我生不逢时,只能守着虚名。刘备,这位威武的皇室成员,是豫州的领袖,也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他是天下公认的英雄,连北海的孔融也知道他的名声。他曾在危难时刻无奈,也在雷声中惊慌失措。他曾投奔袁绍和吕布,依附权贵,如同丧家之犬。若不是因为刘备的诚意,诸葛亮怎会离开茅庐,投身于乱世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关系,如同鱼水,他的崛起如同蛟龙腾云。自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确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他分得了荆州和益州,不感到羞愧。刘备复兴汉室,以霸业为基础建立王业,这是极为罕见的。诸葛亮虽被誉为辅佐君王的杰出人物,但他的才华已超越了孙权和曹操。然而,刘备在白帝城去世,猇亭之战失败,他传位给无能的刘禅,如同传给了一个木偶。诸葛亮尽心尽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以报答刘备的恩情。可惜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留给刘禅四十年的江山。刘禅安于享乐,导致国家灭亡,刘备的庙宇空余,只剩下北地王的称号。
赏析
这首诗是对后汉昭烈帝刘备及其时代的历史回顾和评价。诗中,作者通过对刘备的生平事迹和与诸葛亮的关系的描述,展现了刘备的英雄形象和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备复兴汉室未果、刘禅无能导致国家灭亡的遗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比喻,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英雄的颂扬。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披襟 》 —— [ 明 ] 郭之奇
- 《 人日立春浮云蔽日使人愁叹而问春 》 —— [ 明 ] 郭之奇
- 《 闻闽师数百艘至澳门喜其来而悲其晚 》 —— [ 明 ] 郭之奇
- 《 道中逢雨再成其一 》 —— [ 明 ] 郭之奇
- 《 代人送阳朔某尉任满言归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 明 ] 郭之奇
- 《 孝宗 》 —— [ 明 ] 郭之奇
- 《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荆轲入秦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