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五主
金刀失利炎精熄,千里青青延草色。
谯东筑舍能几时,征西将军初粉饰。
一人尺土帝无获,三分鼎足归汉贼。
分香卖履藏遗言,劝进登坛尔何德。
鸟育燕巢石负图,呜呼司马称社稷。
夷爽杀彪置诸王,三马同槽曹始迫。
河内既迁高贵迎,南阙抽戈金墉即。
流涕何人不自胜,有魏纯臣居晋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刀失利:指魏国的政权衰落。
- 炎精熄:比喻国家的兴盛衰败。
- 青青延草色:形容草木茂盛,暗喻国家的衰败。
- 谯东筑舍:指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东边建造房屋,象征权力的建立。
- 征西将军:指魏国的将领。
- 粉饰:装饰,此处指表面的繁荣。
- 一人尺土:形容国土狭小。
- 帝无获:指皇帝没有得到实际的权力。
- 三分鼎足:比喻三国鼎立的局面。
- 汉贼:指篡夺汉朝政权的曹操。
- 分香卖履:比喻琐碎的小事。
- 藏遗言:指留下遗嘱。
- 劝进登坛:劝说他人登上高位。
- 尔何德:你有什么德行。
- 鸟育燕巢:比喻小鸟在巢中被养育。
- 石负图:指石头上刻有图案,象征权力的象征。
- 司马称社稷:司马家族掌握国家大权。
- 夷爽杀彪:指魏国的内乱和杀戮。
- 置诸王:设立诸侯王。
- 三马同槽:比喻三方势力共同存在。
- 曹始迫:曹操开始压迫。
- 河内既迁:指河内地区的变迁。
- 高贵迎:迎接高贵的人。
- 南阙抽戈:指南方的宫阙中抽出武器。
- 金墉即:指金墉城,象征权力中心。
- 流涕何人不自胜:流泪的人无法自控。
- 有魏纯臣:指忠于魏国的臣子。
- 居晋国:居住在晋国,指魏国灭亡后,忠臣流落到晋国。
翻译
魏国的政权衰落,国家的兴盛衰败如同草木茂盛后的凋零。在谯县东边建造的房屋还未稳固,征西将军的表面繁荣已经初现。国土狭小,皇帝没有得到实际的权力,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归于篡夺汉朝政权的曹操。留下琐碎的遗嘱,劝说他人登上高位,你有什么德行呢?小鸟在巢中被养育,石头上刻有图案,司马家族掌握国家大权。魏国内乱和杀戮,设立诸侯王,三方势力共同存在,曹操开始压迫。河内地区的变迁,迎接高贵的人,南方的宫阙中抽出武器,金墉城成为权力中心。流泪的人无法自控,忠于魏国的臣子流落到晋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魏国的衰落和内乱,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金刀失利”、“青青延草色”等,形象地表达了国家的兴衰和权力的更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诗人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和对乱世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车中即见四首虹影 》 —— [ 明 ] 郭之奇
- 《 连近城自端水寄书言别诗以答之 》 —— [ 明 ] 郭之奇
- 《 甲戌奉使荆藩樊山王设舟邀同同使宋今础泛雨湖是日连阴霢霂及登舟而明湖已开霁相迎矣 》 —— [ 明 ] 郭之奇
- 《 看花饮宋尔孚斋头得脉字 》 —— [ 明 ] 郭之奇
- 《 季春十日姚永言招同黄可远宋九青夜集谈诗微商同异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去舟日与风逆归舟乃能顺也 》 —— [ 明 ] 郭之奇
- 《 冒宗起招同王芳洲朱章华小集皆戊辰同人 》 —— [ 明 ] 郭之奇
- 《 中秋前一日有七闽督学之命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