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少参嘉会楼

天气初炎过此楼,江边春色未全收。 烟消垂柳初凝岸,风递平荷尚隔洲。 破屋数家还碧玉,好山何处更丹丘。 两公胜会真难遇,结绮临春是别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少参:古代官职名,指参与政务的官员。
  • 嘉会楼:楼名,具体位置不详。
  • :热。
  • 垂柳:低垂的柳树。
  • 凝岸:指柳树的枝条垂到岸边,仿佛凝固了一般。
  • 平荷:指荷叶平铺在水面上。
  • 隔洲:隔着江中的沙洲。
  • 碧玉:这里比喻青山。
  • 丹丘: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美丽的山景。
  • 胜会:美好的聚会。
  • 结绮:指华丽的建筑。
  • 临春:指春天。
  • 别游:别样的游玩。

翻译

天气刚刚开始热起来,我登上了这座楼,江边的春色还没有完全消逝。烟雾散去,垂柳的枝条仿佛凝固在岸边,风送来了平铺在水面上的荷叶的清香,虽然还隔着江中的沙洲。几间破旧的屋子周围环绕着碧绿的青山,美丽的山景又在何处呢?两位大人的盛会真是难得一见,这华丽的建筑和春天的景色,构成了别样的游玩体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登上嘉会楼所见的景色,通过对江边春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盛会的赞美。诗中“烟消垂柳初凝岸,风递平荷尚隔洲”一句,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江边景色的静谧与生动。后两句则通过对“碧玉”和“丹丘”的比喻,抒发了对美好山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深厚情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