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临汀邬先生

水满江门弄钓时,一篇谁借病翁诗。 忽闻天外舒长啸,都与人间作广基。 海月偶纡南海望,风花未遣北人知。 欲知此后相思处,千载神交在舞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脚作诗。
  • 临汀: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邬先生: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病翁:自指,诗人自称为病中的老者。
  • 舒长啸:放声长啸,形容心情舒畅。
  • (yū):屈曲,这里指月亮在海面上弯曲的倒影。
  • 风花:指自然界的风光景色。
  • 未遣:不让,不让北人知道。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指与邬先生的心灵交流。
  • 舞雩(yú):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这里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地点或象征。

翻译

江水满溢,我在江门垂钓之时,谁能借我一篇诗作,以慰我这病中的老者。 突然听到天外传来舒畅的长啸声,仿佛为这人间增添了广阔的基业。 海上的月亮偶尔弯曲地映照在南海之上,风光景色却不让北方的人知晓。 想要知道我此后的相思之情,千年来我们精神上的交往就在那舞雩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江边垂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水满江门弄钓时”一句,既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又暗含了对江水满溢的景象的感慨。后文通过“忽闻天外舒长啸”等句,抒发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