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畏

幽栖变暑寒,风日殊憎爱。 其凉甫罢歌,可畏方劳忾。 人生少百年,节序催时代。 隙驹眼内驰,野马空中载。 所得既难存,所失终何在。 世海液胶舟,火田销木耒。 一苇溯重溟,一夫耘大块。 安知物象沦,转益乾坤秽。 是惟君子心,永绝高深碍。 虚游出众缠,佚我从天赍。 天亦不可还,人亦不可贷。 虽怀终古忧,不忍为今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ǔ):刚刚,才。
  • (kài):叹息。
  • 隙驹:比喻时间流逝迅速,如白驹过隙。
  • 野马:比喻时间的流逝,出自《庄子》。
  • 液胶舟:比喻世事如胶水粘住的舟,难以移动。
  • 火田:烧田,比喻战乱或灾难。
  • 木耒 (lěi):古代农具,这里比喻基础或根本。
  • 一苇:比喻小船。
  • 重溟 (míng):深海。
  • 大块:大地。
  • 物象:事物的表象。
  • 乾坤:天地。
  • (huì):污秽,不洁。
  • 虚游:虚无的游走。
  • 佚我:放纵自己。
  • 天赍 (jī):天赐。
  • 终古:永远。

翻译

隐居之地,寒暑变幻,风日交替,令人爱憎分明。凉爽刚过,便开始叹息即将到来的酷热。人生不过百年,节令更迭催促着时代变迁。时间如白驹过隙,在眼前飞驰,又如野马在空中奔腾。所得之物难以长久,失去的又何在?世事如胶水粘住的舟,难以前行,战乱或灾难摧毁了根本。一叶小舟试图穿越深海,一人耕耘着广阔的大地。如何知道事物的表象正在沦陷,反而增加了天地的污秽。这是君子的心境,永远摒弃高深的障碍。虚无地游走于世俗之外,放纵自己,顺从天赐。天意不可逆转,人的命运也不可借贷。虽然怀有永恒的忧虑,却不忍心成为现今的状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寒暑变幻,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比喻,如“隙驹”、“野马”等,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世海液胶舟”、“火田销木耒”等意象的描绘,批判了世事的艰难和战乱的破坏。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天命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对永恒忧虑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状态的不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批判性。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