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亭寓目

· 袁凯
百尺孤亭落照间,六朝遗迹草斑斑。 荣华有尽英雄去,江水无穷鸥鹭闲。 商女晚来犹自唱,行人春尽不知还。 故园遥在三江外,烟树微茫独倚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治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寓目:观看,过目。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六个朝代,即吴、东晋、宋、齐、梁、陈。
  • 斑斑:形容草色斑驳。
  • 商女:指卖唱的女子。
  •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体指哪三条江有多种说法。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翻译

在一座百尺高的孤亭中,我目睹了落日的余晖,四周是六朝古都的遗迹,草地上斑驳的痕迹。 荣华富贵终有尽头,英雄人物也已逝去,只有江水无尽,鸥鹭悠闲地飞翔。 傍晚时分,卖唱的女子仍在歌唱,春天的行人却已不知归期。 我的故乡远在三江之外,我独自倚着栏杆,眺望着烟雾朦胧的树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治亭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百尺孤亭”与“落照间”共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壮美的氛围。通过对“六朝遗迹”和“草斑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荣华有尽”与“江水无穷”,以及“英雄去”与“鸥鹭闲”,进一步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永恒的哲思。结尾处,诗人以“故园遥在三江外”和“烟树微茫独倚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