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僧隐柴关里,杯行竹径中。 草心尚隐绿,花蕊未舒红。 近水天难夜,高原晚易风。 班荆聊共醉,车马莫匆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柴关:用树枝编成的门,形容简陋。
  • 杯行:指饮酒。
  • 草心:草的嫩芽。
  • 舒红:展开红色,这里指花朵开放。
  • 班荆:铺开荆条,指坐下。

翻译

僧人隐居在简陋的门后,我们在竹林小径中饮酒。 草的嫩芽还带着绿色,花朵尚未展开它们的红色。 靠近水边,天空难以完全暗下来,高原上的晚风容易变得寒冷。 我们铺开荆条坐下,一起畅饮,不要让车马匆匆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里与亲友在野外寺庙赏梅的情景。诗中,“僧隐柴关里”和“杯行竹径中”形成了静谧与欢聚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与亲友共醉的惬意,以及对匆匆时光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