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别宪长用前韵

· 陈堂
相送灵洲百尺台,苏公犹自更重来。 才名并有西京赋,法从今看北极回。 坐久青尊人共醉,山深红叶绣如堆。 凭高已厌悲秋客,何况离亭去鹢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洲:指仙境般的小岛。
  • 苏公: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 西京赋:指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这里比喻诗人的才华。
  • 法从:指随从的法则或规矩。
  • 北极回:比喻朝廷的回归或重要人物的归来。
  • 青尊:指青铜酒器,这里代指酒。
  • 红叶绣如堆:形容红叶密集,如同绣成的堆。
  • 悲秋客:指感伤秋天的旅人。
  • 离亭:指离别的亭子。
  • 去鹢:指离去的船只。鹢(yì),古代指一种水鸟,也用来指船。

翻译

相送至仙境般的小岛上的百尺高台,苏轼尚且重游此地。 我们的才名如同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现在看来,随从的法则如同北极星般回归。 久坐共饮,人们都已醉意朦胧,山中深处的红叶密集如绣。 站在高处已厌倦了感伤秋天的旅人,更何况离别的亭子里,离去的船只催促着分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灵洲小岛上的离别场景,通过对比苏轼的重游与自己的离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百尺台”、“西京赋”、“北极回”等,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末句“离亭去鹢催”更是以景结情,将离别的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陈堂

陈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授严州司理,征拜南京监察御史。屡奉敕巡视京营及上下江监兑漕粮。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以星变,上疏论河套贡市漕河段匹诸宜兴革状,及请斥权珰、易枢部、宥谏臣。因忤大臣张居正,被贬归。后复起用,历官广西佥事、光禄寺少卿、南京尚宝司卿。致仕家居,肆力著述,靡所营树。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华》、《南归》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有传。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