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

稽古劳劳集众闻,书今犹自有同文。 典坟丘索归秦火,汉晋隋唐及宋君。 冰鉴时悬千载并,元龟频灼万殊分。 六朝五代皆馀闰,那许辽金作小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物。
  • 劳劳:形容辛苦、勤劳。
  • 集众闻:收集众人的见闻。
  • 同文:指统一的文字。
  • 典坟丘索:指古代的典籍和文献。
  •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 冰鉴:古代用来照面的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 元龟:古代用来占卜的大龟,比喻重要的决策或预兆。
  • :烧,这里指占卜时烧龟甲。
  • 万殊:各种各样的事物。
  • 六朝五代: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和五个短命的朝代。
  • 馀闰:指不正统的、次要的。
  • 辽金:指辽朝和金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
  • 小群:指小范围的、不重要的群体。

翻译

考察古代,辛苦地收集众人的见闻,至今书籍仍然保持着统一的文字。古代的典籍和文献在秦朝被焚毁,而汉晋隋唐以及宋朝的君主们相继出现。明镜高悬,映照着千年的历史,大龟占卜,预示着万物的不同命运。六朝和五代都只是历史的次要篇章,更不用说辽金这样的小群体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统一文字和重要历史时期的重视。诗中,“稽古”和“集众闻”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通过对“秦火”、“冰鉴”、“元龟”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重要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六朝五代”和“辽金”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推崇和对非主流历史的轻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