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邳州

· 陈繗
邳州城外漏频催,星汉昭回曙色开。 爆竹自惊残腊去,椒觞相贺早春来。 风光近迫名园杏,乡信遥传驿路梅。 国有圣君家有母,深恩未报思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邳州:地名,今江苏省邳州市。
  • 漏频催:古代计时器漏壶滴水声频繁,表示时间流逝。
  • 星汉昭回:星河明亮,指夜空。
  • 曙色开:天色开始变亮。
  • 爆竹:燃放的鞭炮。
  • 椒觞:装有椒酒的酒杯,用于庆祝。
  • 名园杏:著名的园林中的杏树。
  • 驿路梅:驿站路上的梅花。
  • 圣君:贤明的君主。
  • 悠哉:悠长的思绪。

翻译

邳州城外,漏壶的滴水声频频催促着夜晚的流逝,星河明亮,天色开始变亮。爆竹声中,人们惊觉残冬已去,举起椒酒相互祝贺早春的到来。风光近在咫尺,名园中的杏树即将绽放,而家乡的消息则遥遥传来,驿站路上的梅花已开。国家有贤明的君主,家中有慈母,深感恩情未报,思绪悠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邳州城外清晨的景象,通过漏壶、星河、爆竹等元素,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诗中“爆竹自惊残腊去,椒觞相贺早春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新春的喜悦和庆祝。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国家和家庭的深情,以及对未报恩情的忧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