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古驿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 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 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兀兀:形容孤独无助的样子。
  • 泥途:泥泞的道路。
  • 饥羸:饥饿而瘦弱。
  • :安慰。
  • 亡儿:已故的儿子。
  • 古驿:古老的驿站。
  • 新鬼:新近死去的鬼魂。
  • 颓垣:倒塌的墙壁。
  • 怪鸱:奇怪的猫头鹰。
  • 题壁:在墙壁上题诗。
  • 惠连:指唐代诗人王之涣,他的字是惠连。

翻译

孤独无助地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饥饿和瘦弱让我难以支撑。 在灯光下安慰生病的妻子,梦里却见到了已故的儿子。 古老的驿站里传来新鬼的哭声,倒塌的墙壁间跑出了奇怪的猫头鹰。 我细细寻找墙壁上题诗的地方,或许能找到王之涣的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古驿站过夜时的孤独与凄凉。诗中,“兀兀泥途里”一句,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则进一步以家庭的不幸来加深这种孤独感。后两句通过对古驿站荒凉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氛围。结尾处,诗人寻找题壁诗,寄托了对过往文人墨客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