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章台西弄,纤手曾携送。花影下,相珍重。玉鞭红锦袖,宝马青丝鞚。人去后,箫声永断秦楼凤。 菡萏双灯捧,翡翠香云拥。金缕枕,今谁共。醉中过白日,望里悲青冢。休恨也,黄莺啼破前春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章台:古代长安的一条街道,以繁华著称。
  • :小巷。
  • 携送:携手送别。
  • 珍重:保重,多用于道别时。
  • 玉鞭:装饰华丽的马鞭。
  • 红锦袖:红色的锦缎衣袖,形容衣着华丽。
  • 宝马:装饰华丽的马。
  • 青丝鞚:青丝制成的马缰绳。
  • 箫声:箫发出的声音,常用来形容悠扬的音乐。
  • 秦楼凤: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传说她与丈夫萧史在秦楼吹箫引凤,后双双乘凤飞升。这里指美好的爱情故事。
  • 菡萏(hàn dàn):荷花。
  • 双灯捧:形容荷花如双灯并列。
  • 翡翠:一种绿色的宝石,这里形容香云的颜色。
  • 香云:香烟缭绕如云。
  • 金缕枕:用金线绣制的枕头,形容奢华。
  • 青冢:指坟墓,多用来形容荒凉。
  • 黄莺:一种鸟,鸣声悦耳。

翻译

在章台西边的小巷,我曾用纤细的手与你携手送别。在花影下,我们互相珍重道别。你手持华丽的玉鞭,身穿红锦衣袖,骑着装饰华丽的宝马,马缰绳是青丝制成。自从你离开后,那悠扬的箫声永远断绝,就像秦楼中的凤凰不再鸣叫。

荷花如同双灯并列,翡翠般的香烟缭绕如云。那金线绣制的枕头,如今谁与我共享。在醉意中度过白日,望着远方悲叹那荒凉的坟墓。不要怨恨,黄莺的啼鸣打破了前春的梦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如“玉鞭红锦袖”、“宝马青丝鞚”等,展现了离别时的繁华与美好,而“箫声永断秦楼凤”则暗示了爱情的失落与终结。结尾的“黄莺啼破前春梦”以黄莺的啼鸣象征现实的残酷,打破了美好的梦境,增添了诗的哀婉与凄美。

陈子龙

陈子龙

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海士,号大樽。少有才名,与夏允彝等结几社,又参加复社。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许都起事,子龙以故交劝降,许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杀之。子龙争,不能得。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请练水师,言中兴之主当身先士卒。不听,辞归。南都失,遁为僧。寻受鲁王兵部尚书,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时谥忠裕。子龙以风节著,诗词古文亦称大家,领袖明末文坛。词尤有名,与同里诸名士形成云间词派。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子龙尚辑有《明经世文编》。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