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将寻造化根,恐昧神仙奥。 造化本虚无,虚无生大道。 此道日冥冥,口耳安能到。 听之本无声,呼之本无号。 玉笋多蕴灵,金丹几跃灶。 函谷五千言,流沙饰老耄。 逍遥九万风,运海徒誇傲。 自从广成子,断绝崆峒耗。 鸿初失秘传,真一谁相告。 偶窥辨惑篇,至要当前报。 身外有身存,心内凭心导。 明明玄牝谷,许向太空凿。 神室已周全,气城焉可盗。 先天万古形,婴胎亦假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虚无:空无所有,这里指宇宙的本源。
  • 大道:宇宙的根本原理。
  • 冥冥:深奥难测。
  • 玉笋: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 金丹:道教中指炼制的仙丹。
  • 函谷: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老耄:年老。
  • 广成子:道教神仙。
  • 崆峒:山名,位于今甘肃省。
  • 鸿初:指远古时期。
  • 真一:道教中指至高无上的真理。
  • 玄牝:道教中指宇宙的母体。
  • 神室:指修炼者的心灵。
  • 气城:比喻修炼者的身体。
  • 婴胎:比喻修炼的初级阶段。

翻译

我试图探寻自然界的根本,但又担心无法理解神仙的深奥。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本是空无所有的,这空无中生出了宇宙的根本原理。这原理深奥难测,言语和听觉都无法触及。它本来没有声音,也没有名称。珍贵的物品中蕴含着灵性,仙丹在炉中跃动。函谷关的五千字言论,在流沙中装饰了年老的人。逍遥于九万里的风中,只是在海上夸耀傲慢。自从广成子之后,崆峒山的消息就断绝了。远古时期失去了秘密的传承,至高无上的真理又有谁来告知呢?偶然看到辨惑篇,发现最重要的东西就在眼前。身体之外还有身体存在,心灵之内则依靠心灵引导。明亮的玄牝谷,可以向无限的宇宙开凿。修炼者的心灵已经完备,身体又怎能被偷盗呢?先天的万古形态,初级的修炼阶段也是人为创造的。

赏析

这首作品探讨了道教修炼的深奥道理,通过对自然界、宇宙原理、神仙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修炼者对至高真理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术语和象征,如“造化”、“虚无”、“大道”、“玄牝”等,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表达了对修炼境界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