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彦卿

抗尘南北六经秋,拭目朝堂总俊游。 闻道铨条待常品,便将心事拟清流。 酒徒未识新丰客,舟子虚疑户牖侯。 长路崎岖行又错,看人骑鹤上扬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抗尘:指奔波劳碌,与尘世抗争。
  • 六经秋:指经历了六年的时光。
  • 拭目:擦亮眼睛,表示期待或关注。
  • 朝堂:朝廷,指政府机构。
  • 俊游:英俊有才的人聚集的地方。
  • 铨条:选拔官员的条例。
  • 常品:普通人才。
  • 心事:内心的志向或打算。
  • 清流:指清高的士人或政治上的清廉派。
  • 酒徒:嗜酒的人。
  • 新丰客:指新来的客人,新丰是地名,这里泛指新来的。
  • 舟子:船夫。
  • 户牖侯:指有地位的人,户牖指家门,侯是古代的爵位。
  • 崎岖:道路不平坦。
  • 骑鹤:比喻成仙或高升。
  • 扬州:地名,这里泛指繁华富饶的地方。

翻译

奔波劳碌于南北之间,已经历了六个春秋,我期待着能在朝堂上见到英俊有才的人们。听说选拔官员的条例已经对普通人开放,我便开始考虑自己的志向是否应该倾向于清高的士人。嗜酒的人还未认识新来的客人,船夫却空自怀疑那些有地位的人。长路崎岖,我走得又错了,只能看着别人像骑鹤一样高升到繁华的扬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抗尘南北六经秋”描绘了诗人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而“拭目朝堂总俊游”则展现了他对朝堂上英才聚集的向往。后两句诗通过对选拔官员条例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前途的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