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不出呈中丞

一雨霖霪近浃旬,莺花局促未成春。 乾坤沴气阴推物,江海风威冷袭人。 老境仓皇思故国,长途沮洳怯洪津。 我躬不阅忧闾左,尽刮饥膏买湿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霖霪(lín yín):连绵不断的雨。
  • 浃旬(jiā xún):满十天。
  • 莺花:指春天的景象,莺鸟和花朵。
  • 局促:受限制,不自由。
  • 乾坤:天地。
  • 沴气(lì qì):不祥之气,指恶劣的气候。
  • 阴推物:暗中影响万物。
  • 风威:风的威力。
  • 冷袭人:寒冷侵袭人体。
  • 老境:老年时期。
  • 仓皇:匆忙慌张。
  • 故国:故乡。
  • 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
  • 洪津:大河。
  • 我躬不阅:我自己无法顾及。
  • 闾左:指民间。
  • 饥膏:指贫困中的食物。
  • 湿薪:湿的柴火。

翻译

连绵的雨已经下了近十天,莺鸟和花朵都受限,春天还未真正到来。天地间弥漫着不祥之气,暗中影响着万物,江海的风威力强大,寒冷侵袭着人们。

在老年时期,我匆忙慌张地思念着故乡,害怕走在低湿之地,面对大河时感到畏惧。我自己无法顾及,担忧着民间的疾苦,只能刮取贫困中的食物,买来湿的柴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连绵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不便,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霖霪”、“沴气”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恶劣的天气,而“老境仓皇”、“我躬不阅”则传达了作者在老年时期的无助和忧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眷恋。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