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阁
高标何崔嵬,结搆苍崖上。
群山如儿孙,罗列皆北向。
势入五湖小,气敌万夫壮。
想当全胜时,自足恃保障。
登之尚心怀,却倚独惆怅。
远近互出没,风霭相摩荡。
草木乱如云,乾坤悄孤望。
矫手不成翔,无从挽尘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涵虚阁:此处指一座高耸的楼阁。
- 高标:高耸的标志物。
-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结搆:构筑,建造。
- 苍崖:青色的山崖。
- 五湖:指中国古代五大湖泊,这里泛指广阔的水域。
- 万夫:万人,形容数量众多。
- 全胜时:最鼎盛的时期。
- 恃保障:依靠作为保障。
- 惆怅:心情低落,忧愁。
- 风霭:风和云雾。
- 摩荡:摩擦激荡,形容风云变幻。
- 乾坤:天地。
- 孤望:孤独地远望。
- 矫手:举手,试图飞翔的动作。
- 尘鞅:尘世的束缚。
翻译
那座高耸的楼阁多么雄伟,建在青色的山崖之上。 四周的山峰像儿孙一样,都朝北排列。 其气势使得五湖都显得渺小,力量足以与万人抗衡。 想当初它最鼎盛的时候,足以作为坚实的保障。 登上它,心中仍感敬畏,转身却独自感到忧愁。 远近的山峰时隐时现,风和云雾相互激荡。 草木繁茂如同云海,天地间我孤独地远望。 举手欲飞却不能,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阁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山峰的渺小与楼阁的雄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诗中“群山如儿孙”一句,以儿孙比喻群山,形象生动,展现了楼阁的崇高地位。后文通过“惆怅”、“孤望”等词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尘世束缚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