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任士安葬亲诗卷

卜宅山原奕世安,于湖借润散清澜。 古今报本无多子,破冢累累草棘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宅:选择墓地。
  • 奕世:代代相传。
  • 于湖:指湖泊附近。
  • 借润:借用湖泊的湿润之气。
  • 清澜:清澈的波纹。
  • 报本:报答根本,指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 破冢:破败的坟墓。
  • 草棘寒:草丛和荆棘,形容荒凉寒冷。

翻译

选择山原之地作为墓地,代代安息, 借湖泊之润,散发出清澈的波纹。 古今之间,报答根本的方式并不多, 只见那破败的坟墓,在荒凉的草棘中显得格外寒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选择山原作为墓地,借湖泊之润以保墓地清幽,表达了作者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传统孝道的思考。诗中“古今报本无多子”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孝道传承的忧虑,而“破冢累累草棘寒”则以荒凉的景象,象征了孝道可能面临的衰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对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