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方:北方。
- 崇:推崇,尊崇。
- 信义:信任和道义。
- 南渡:指南迁。
- 寖(jìn):逐渐。
- 浮誇:浮华夸张。
- 土实:土地肥沃。
- 国风:国家的风气。
- 火空:可能指文化繁荣,如火焰般空灵。
- 文物嘉:文化遗产丰富美好。
- 皇天:天帝,指天。
- 亲有道:亲近有道德的人。
- 元气:指宇宙间的生命力。
- 造中华:创造中华文明。
- 含灵:含有灵性。
翻译
北方尊崇信义,而南渡之地逐渐变得浮华夸张。土地肥沃,国家风气淳厚,文化如火焰般空灵,文物丰富美好。天帝亲近有道德的人,宇宙间的生命力创造了中华文明。万事万物并非人力所能及,所有的生灵本质上都是一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北方与南渡地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北方以信义为重,而南渡则逐渐流于浮华。诗中赞美了土地肥沃、国风淳厚,以及文化繁荣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道和宇宙生命力的敬畏,认为一切生灵都是同源同根,强调了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和文化价值的重视。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仁宗皇帝在藩邸赵人刘士中登塔采鸽供尚膳堕地几死图像求诗因书二绝于后 》 —— [ 元 ] 曹伯启
- 《 送翟庆之二首 》 —— [ 元 ] 曹伯启
-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启
- 《 寄胡教谕六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启
- 《 威卿中丞溽暑中遣送秋露芳尊侑以佳篇感愧之馀用韵以谢 》 —— [ 元 ] 曹伯启
- 《 呈郝新斋左丞 》 —— [ 元 ] 曹伯启
- 《 王仲通宰公自东吴别去十载甲寅秋会于鄂渚乃知尚在七品常调中使人有郁郁遗才之叹谈论平生相对如梦历数海内诸友离合升沉之状悲欢良久有不能自已者既而仲通有欲为道隐求奉一祠之语诘难未能服俄为借骑下淮复归行馆翌日缀诗二章奉呈兼简钦甫佥司士元使君君平察推 》 —— [ 元 ] 曹伯启
- 《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