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次白君举州倅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友屡示佳制读之令人起敬比以簿书倥偬不遑酬答闻改除天台恐因得簪盍于惠泉之侧用以叙怀
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嗟我辈、江南江北。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
谈笑兴,浮云隔。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百粤溪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壮岁:壮年时期。
- 分携:分别。
- 凝望眼:凝视的目光。
- 略无虚日: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
- 嗟:叹息。
- 为谁形役:为谁而忙碌。
- 散材:指自己无用之才。
-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古代著名的贤臣。
- 元白:元稹和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良能:优秀的才能。
- 安民策:安定民众的策略。
- 赓歌:继续歌唱。
- 雅韵:高雅的韵律。
- 百粤:指广东一带。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流行坎止: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 任天公:任由天命。
翻译
在壮年时期我们分别,我凝视着你的目光,几乎没有空闲的日子。叹息我们这一辈人,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都在为谁而忙碌。我自愧不如管仲和鲍叔牙那样的贤臣,但远远地怜惜我的老朋友,你真像元稹和白居易那样才华横溢。况且你在文章之外还有优秀的才能,你的安民策略。
谈笑之间兴起的情感,如同浮云般难以触及。离别的恨意,被流逝的岁月所逼迫。我试着继续歌唱高雅的韵律,不论呼吸如何。广东的山河应该依旧美丽,但我半生的漂泊生活似乎永无止境。我顺应自然,随遇而安,任由天命,我知道自己难以决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作者通过对比自己和古代贤臣的才能,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自身不足的自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离别和漂泊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和命运的顺从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过长桥书所见 》 —— [ 元 ] 曹伯启
- 《 次大同房寿卿教授与路幕宾董德基河东宪幕富子翚等酬和诗韵 》 —— [ 元 ] 曹伯启
- 《 舟行辰沅江中小词数阕 五首 呈建中御史 其二 临江仙 》 —— [ 元 ] 曹伯启
- 《 西京赵良臣都事四十年之旧以诗见赠走笔述和勉其归家养疾不听逮月馀遂卒官所 》 —— [ 元 ] 曹伯启
- 《 谢曹斯立送菊就索公酝 》 —— [ 元 ] 曹伯启
- 《 己丑冬和杨塘徐改之 》 —— [ 元 ] 曹伯启
- 《 砀山诸友会诗邑泮作绝句纪预诗盟之意二首秋望 》 —— [ 元 ] 曹伯启
- 《 送翟庆之二首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