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时举见寄

· 郭钰
浮云不为雨,出岫期无拘。 苍龙偶借势,影迹随风除。 悬知市朝上,不似山岩居。 送客限门外,嗟彼驰交衢。 为农甘没世,何必衣冠儒。 君居崆峒上,自与人事暌。 清高浥沆瀣,念我缠寰区。 托交匪朝夕,无论出处殊。 山水有佳趣,且此宁君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出岫(chū xiù):从山洞中出来。
  • 悬知:预料,猜测。
  • 市朝:市集和朝廷,泛指繁华的都市。
  • (jiē):叹息。
  • 交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 没世:终身,一辈子。
  • 衣冠儒:指穿着儒服的士人。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此处泛指高山。
  • (yì):沾湿。
  • 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比喻清高脱俗。
  • 缠寰区:缠绕在尘世之中。
  • 出处殊:出仕与隐居的不同。

翻译

浮云本不为了降雨,从山洞中飘出期待无拘无束。 苍龙偶尔借势而起,身影随着风消散无踪。 预料在繁华的都市中,不如山间的隐居自在。 送客只能在门外,叹息那繁忙的交通要道。 甘愿一生务农,何必非要穿上儒服。 你居住在高山之上,自然与人间事务疏远。 清高的气息如夜间的露水,却惦记我这尘世中的人。 我们的交往不是一朝一夕,无论出仕还是隐居都无分别。 山水间有美好的趣味,这里足以安顿你的身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诗中通过浮云、苍龙等自然意象,对比了山居与市朝的不同,强调了山居的自由与宁静。诗人赞美了友人远离尘嚣的高洁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