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顾草庐图
画史纷纷满天下,君之此图谁所画。倚山茅屋野人居,门前何得将军马。
得非孔明卧隆中,坐令玄德来趋风。十载烟尘战群虎,一朝云气随飞龙。
英雄契合人莫测,宛如鱼水欢相得。抱膝长歌梁父吟,上马已无曹孟德。
三分割据功业成,用之惟在知人明。千钧汉鼎悬三顾,丹青欲写空凝情。
呜呼河北二十四郡堕名城,君王不识颜真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德:刘备的字,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 隆中: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曾在此隐居。
- 趋风:比喻迅速响应或追随。
- 十载:十年。
- 烟尘:比喻战乱。
- 群虎:比喻各路豪强。
- 云气:比喻天命或吉祥的征兆。
- 飞龙:比喻英明的君主。
- 英雄契合:英雄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 梁父吟:古代楚地的一种歌谣,诸葛亮常吟咏。
- 曹孟德:曹操的字,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 三分割据:指三国鼎立的局面。
- 汉鼎:比喻国家的政权。
- 千钧:形容极重。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求其出山辅佐。
- 丹青:指绘画。
- 凝情:凝聚情感。
-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此处比喻贤才。
翻译
画师遍布天下,不知这幅画是谁所绘。画中茅屋依山而建,像是隐士的居所,门前怎会有将军的马匹? 莫非是诸葛亮隐居隆中,使得刘备迅速前来拜访。十年战乱中与群雄争斗,一旦天命所归,便如云气随飞龙升腾。 英雄之间的默契难以测度,宛如鱼水般和谐。诸葛亮抱膝长歌《梁父吟》,上马时已无曹操的威胁。 三分天下的功业已成,关键在于知人善任。汉室的政权重如千钧,三顾茅庐的典故,画中虽欲表达却只能凝结情感。 唉,河北二十四郡的名城沦陷,君王却不识颜真卿这样的贤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三顾草庐图》的描绘,抒发了对英雄相知相惜、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玄德”、“隆中”、“趋风”等词语勾勒出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情景,展现了英雄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默契。后文通过“十载烟尘”、“一朝云气”等对比,突出了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大业的艰辛与辉煌。结尾处对“颜真卿”的提及,则是对当时社会贤才难遇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