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四首

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四海升平归老忆,凤远岐山空碧。 衣冠滚滚争春,谁能卧辙攀轮,一剑风云未遂,几回怒发冲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尘:战乱的尘埃,指战争。
  • 四海: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 升平:太平盛世。
  • 凤远岐山:传说中凤凰飞离岐山,比喻贤者离去或理想破灭。
  • 衣冠:指士大夫或官吏。
  • 滚滚:形容众多或连续不断。
  • 争春:比喻争权夺利。
  • 卧辙攀轮:古代官员离任时,百姓卧在车辙上,攀住车轮,希望官员留下,比喻挽留贤能。
  • 一剑风云:指英雄豪杰的壮举。
  • 未遂:未能实现。
  • 怒发冲巾: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直立,巾帽都冲起来。

翻译

无论天南还是地北,何时才能停止战乱,迎来四海太平,让我在晚年回忆。凤凰已远飞岐山,只留下空旷的碧空。 士大夫们争相追逐权势,谁能甘心被百姓挽留,放弃争斗。我虽有一剑之勇,却未能成就风云壮举,多少次愤怒至极,头发直立,巾帽都冲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不息、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盛世的渴望。诗中通过“天南地北”、“兵尘息”等词语,描绘了战争的广泛和残酷。同时,“四海升平”、“凤远岐山”等意象,寄托了作者对和平与理想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衣冠滚滚争春”、“一剑风云未遂”等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作者内心的愤怒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张弘范

元易州定兴人,字仲畴。张柔第九子。善马槊,能歌诗。世祖中统初,授御用局总管。三年,改行军总管,从征济南李璮。至元初,授顺天路管民总管,调大名。六年,以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领益都兵,从攻宋襄阳。十一年,从伯颜攻宋,以战功赐名拔都。十五年,授蒙古汉军都元帅,南下闽广,擒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次年,破张世杰于厓山,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勒石纪功而还。旋卒。有《淮阳集》。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