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越能仁用章俊禅师

· 张翥
晚节丛林道欲孤,喜公赤子服于菟。 千岩万壑平安否,淡饭长斋饱得无。 坐观山童窥止水,讲经龙女献明珠。 沃洲胜会还堪继,岂独东林有社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子:比喻心地纯洁、无邪的人。
  • 服于菟:菟,即菟丝子,一种寄生植物。这里比喻归附于人。
  •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连绵,地势险峻。
  • 长斋:长期吃素。
  • 止水:静止不动的水,比喻心境宁静。
  • 龙女献明珠: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沃洲:地名,指沃洲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 东林:指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 社图:指佛教的社团或组织。

翻译

在丛林的晚年,道路似乎变得孤独, 欣喜你如赤子般纯洁,归附于这禅意之中。 千山万水,你平安吗? 淡饭长斋,是否已饱足? 你坐观山童静观止水, 讲经时,龙女献上明珠。 沃洲的盛会,仍可继续, 不仅仅东林有佛教的社团图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状态的关切与赞美。诗中,“赤子服于菟”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纯真的心境和归附于佛法的决心。通过“千岩万壑”、“淡饭长斋”等意象,展现了禅师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寓言式的表达,赞美了禅师讲经的智慧与影响力,以及佛教社团的繁荣景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禅师及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