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烟柳绿阴底,祖席国门东。旧时沙上鸥鹭,此地别鹓鸿。几载备员苟禄,一日分符剖竹,谁道不遭逢。回望九重阙,高出五云中。
重殷勤,深眷恋,谢诸公。佳篇继之以酒,情与礼俱通。渺渺松江烟水,斗郡若无多事,其孰可相从。杖屦放鹤叟,蓑笠钓鱼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祖席:古代送行时设宴,称为祖席。
- 国门:指京城的城门。
- 鸥鹭:水鸟,常用来象征自由。
- 鹓鸿:古代传说中的鸟,比喻高官显贵。
- 备员:充数,指担任官职。
- 苟禄:指为官只为俸禄,不求有功。
- 分符剖竹:古代官员上任时,要剖开竹符作为凭证,这里指上任。
- 九重阙:指皇宫,比喻朝廷。
- 五云:五彩云,比喻皇帝的恩泽。
- 斗郡:指地方官府。
- 杖屦: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形容隐居生活。
- 放鹤叟:放鹤的老人,指隐士。
- 蓑笠钓鱼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钓鱼老人,也是隐士的象征。
翻译
在绿荫浓密的烟柳之下,举行了送别的宴席,地点在京城的东门外。往日里在沙洲上自由飞翔的鸥鹭,如今却在这里与高官显贵们告别。多年来只是充数为官,只为俸禄,有一天终于得到了上任的机会,谁说这不是一种遭遇呢?回首望去,皇宫高耸入云,仿佛超脱了尘世。
再次表达深深的殷勤和眷恋,感谢各位公卿。他们用佳作和美酒继续表达情意,情与礼都十分通达。遥望那松江上的烟水,地方官府若没有太多事务,谁又能与我相伴呢?我愿像那放鹤的老人,或是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钓鱼翁,过着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到隐居的心路历程。诗中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的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如“鸥鹭”与“鹓鸿”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权力的不同态度。结尾处的“杖屦放鹤叟,蓑笠钓鱼翁”更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士生活,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