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堰为吴明府作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
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
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
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
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亢旱 (kàng hàn):严重的干旱。
- 陂堰 (bēi yàn):堤坝和堰塞湖。
- 龙骨 (lóng gǔ):古代用于引水灌溉的木制水车。
- 梁梠 (liáng lǚ):屋檐。
- 白公: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关心民生著称。
- 作霖:比喻施政如雨,滋润百姓。
翻译
县公在东边九里处筑起了堰坝,大堤横跨长溪,控制着水流。 引来的水流灌溉了万顷田地,稻禾随风翻动,如同翠绿的云彩升起。 去年堤坝未曾开放,又逢严重的干旱,天灾降临。 城中的混乱刚刚平息,正处于萧条之中,加上没有秋天的丰收,人民哀愁。 今年人们争相观看开渠的雨水,龙骨水车闲置挂在屋檐下。 老农仰卧歌唱南风,只知道欢乐,无所苦楚。 君侯的事业如同白居易,流芳百世,永无止境。 愿君侯再展施政如雨的手笔,让这恩泽遍布四海,人人共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县公筑堰、灌溉农田的景象,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情况,展现了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诗中“龙骨长闲挂梁梠”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水利设施的闲置与利用,反映了人们对水利工程的依赖和期待。结尾处对君侯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贤明政治的向往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水利工程和贤明政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