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矍铄翁(jué shuò wēng):形容老人精神健旺。
- 子阳封:指王莽时期的子阳,被封为侯。
- 椒房:古代皇后所居的宫殿,用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有香气,兼有多子之意。
- 薏苡(yì yǐ):一种植物,这里指马援因薏苡而受诬陷。
- 铜柱:马援在交趾(今越南北部)立铜柱,作为汉朝的南界。
- 朱勃:马援的同乡,曾为马援辩护。
- 梁松:马援的女婿,后因诬陷马援而被杀。
- 五溪:指湖南西部的五条溪流,马援曾在此征讨。
- 星先陨:比喻重要人物的去世。
- 文叔:汉光武帝刘秀的字。
- 沛公:汉高祖刘邦的称号。
翻译
辅佐汉朝的功臣,那位精神矍铄的老翁,选择君主时并未接受子阳的封赏。 虽然因椒房之事偶尔影响了他在云台的画像,但薏苡之事却伤害了他立铜柱的功勋。 幸好在生前就认识了朱勃,这样就不必在床下拜见梁松。 五溪之地尚未平定,星辰却已陨落,文叔终究难以与沛公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伏波将军马援的忠诚与功绩,同时表达了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诗中通过对比子阳封、椒房、薏苡等历史事件,突出了马援的择君之明与功勋之重。后两句则通过朱勃与梁松的对比,以及五溪与星陨的描绘,抒发了对马援生前身后的感慨,以及对汉光武帝与汉高祖的比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沁园春 和复初省郎韵纪仲春陪诸名公游西山 同行都省掾元明善复初行省掾尉迟亨亨甫福建同提举毛吉甫 》 —— [ 元 ] 曹伯启
- 《 送张润夫之辽阳簿尉三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启
- 《 和申仲礼 》 —— [ 元 ] 曹伯启
- 《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 —— [ 元 ] 曹伯启
- 《 仪山寄山东张希孟学士 》 —— [ 元 ] 曹伯启
- 《 次朱路教 》 —— [ 元 ] 曹伯启
- 《 辛卯八月婺州途中用菊圃韵 》 —— [ 元 ] 曹伯启
- 《 秋夜西斋有感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