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君:指宰相。
- 平南策:平定南方的策略。
- 吴会:指吴地,即今江苏一带。
- 拱北楼:楼名,此处可能指新建的楼阁。
- 鼓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的鼓声和号角声。
- 藩镇:指地方上的军事和行政区域。
- 轩窗:窗户。
- 豁眼:开阔视野。
-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织品,此处指用于朝贡的礼物。
- 修臣节:指臣子尽忠职守。
- 金汤:坚固的城池,比喻国家的安全稳固。
- 帝忧:皇帝的忧虑。
- 民物:人民和物资。
- 熙熙:和谐繁荣的样子。
- 戎葵:一种植物,此处可能用作比喻。
- 倾日:向日葵向着太阳,比喻忠诚。
- 水东流:比喻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翻译
宰相素来有平定南方的策略,吴地新建成了拱北楼。 鼓声和号角声壮怀激烈,彰显了地方的肃穆;窗户开阔,让人一眼望尽海天秋色。 每年按时进贡玉帛,展现了臣子的忠诚;政事如金汤般坚固,消除了皇帝的忧虑。 人民和物资和谐繁荣,没有异议;戎葵向着太阳,如同水向东流一样自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宰相治理南方后的繁荣景象,通过“拱北楼”、“鼓角”、“轩窗”等意象展现了地方的安宁与壮阔。诗中“玉帛修臣节”、“金汤写帝忧”强调了臣子的忠诚与国家的稳固。结尾的“民物熙熙”、“戎葵倾日水东流”则表达了社会和谐与自然发展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郭文美由西台御史迁中台以母夫人在堂不待传车预归觐省忠孝备见三绝发据鞍卢胡一笑 》 —— [ 元 ] 曹伯启
- 《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四 》 —— [ 元 ] 曹伯启
- 《 题苏昌龄溪山读书图 》 —— [ 元 ] 曹伯启
- 《 次韵王菊圃朋益相公二首 其一 》 —— [ 元 ] 曹伯启
- 《 寿李野斋学士 》 —— [ 元 ] 曹伯启
- 《 题朱孝子卷后二首 其一 》 —— [ 元 ] 曹伯启
- 《 和完颜东皋佥司 》 —— [ 元 ] 曹伯启
- 《 中丞公叠示佳章恬愉佚老情见乎辞如六日取蟾七年求艾之句至切至当聊述鄙悰发旅中一粲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