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日之良

维日之良,嘉荐令芳。 于豆于俎,是登是将。 于祖考之堂。 烛辉其前,钟韵其傍。 神具亿止,风帷褰扬。 俨承其容光,俨觌其冠裳。 俨聆其謦欬,俨被其文章。 维灵歆止,我侑我侍。 胥悦胥怡,载鼓载吹。 工祝有严,仪物孔备。 将何以祈,躬躬惟畏。 匪位秩欲隆,匪货利欲充。 匪居第欲侈,匪祯瑞欲丰。 子祈其贤,妇祈其从。 兄祈其友,弟祈其恭。 德祈其厚,业祈其崇。 族祈其睦,时祈其雍。 维神人攸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日之良:指美好的日子。
  • 嘉荐令芳:美好的祭品散发着芳香。
  • 于豆于俎: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和俎(古代祭祀时用来放置祭品的器具)上。
  • 是登是将:准备进行祭祀。
  • 于祖考之堂:在祖先的庙堂中。
  • 烛辉其前:烛光照耀在前方。
  • 钟韵其傍:钟声在其旁响起。
  • 神具亿止:神灵已经降临。
  • 风帷褰扬:风轻轻吹动帷帐。
  • 俨承其容光:庄严地接受其光辉。
  • 俨觌其冠裳:庄严地看到其华丽的服饰。
  • 俨聆其謦欬:庄严地聆听其声音。
  • 俨被其文章:庄严地披上其华美的服饰。
  • 维灵歆止:神灵已经满意。
  • 我侑我侍:我作为陪祭者。
  • 胥悦胥怡:都感到愉悦和舒适。
  • 载鼓载吹:同时敲鼓和吹奏。
  • 工祝有严:祭司的仪式严肃。
  • 仪物孔备:祭品和仪式用品准备齐全。
  • 将何以祈:将如何祈求。
  • 躬躬惟畏:恭敬而畏惧。
  • 匪位秩欲隆:不是为了地位和秩序的提升。
  • 匪货利欲充:不是为了财富和利益的满足。
  • 匪居第欲侈:不是为了居住的豪华。
  • 匪祯瑞欲丰:不是为了吉祥和瑞气的增多。
  • 子祈其贤:祈求子孙贤良。
  • 妇祈其从:祈求妇女顺从。
  • 兄祈其友:祈求兄弟友好。
  • 弟祈其恭:祈求弟弟恭敬。
  • 德祈其厚:祈求德行深厚。
  • 业祈其崇:祈求事业崇高。
  • 族祈其睦:祈求家族和睦。
  • 时祈其雍:祈求时代和谐。
  • 维神人攸同:神与人共同期望。

翻译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献上芳香的祭品。在豆和俎上,我们准备进行祭祀,地点是在祖先的庙堂中。烛光照耀在前方,钟声在其旁响起,神灵已经降临,风轻轻吹动帷帐。我们庄严地接受神灵的光辉,看到其华丽的服饰,聆听其声音,披上其华美的服饰。神灵已经满意,我作为陪祭者,我们都感到愉悦和舒适,同时敲鼓和吹奏。祭司的仪式严肃,祭品和仪式用品准备齐全。我们恭敬而畏惧地祈求,不是为了地位、财富、居住的豪华或吉祥瑞气的增多,而是祈求子孙贤良、妇女顺从、兄弟友好、弟弟恭敬、德行深厚、事业崇高、家族和睦、时代和谐。神与人共同期望这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场庄严而神圣的祭祀仪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诗中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品德和家族和睦的期望,也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时代进步的向往。整体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