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

· 张翥
病齿入冬便食粥,瓦瓶煮豆给晨庖。 邻人新酒赊来醉,道士奇方借得抄。 雁喜随阳还北乡,鹊知避岁已南巢。 故园我亦无归计,且作斋居盖白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齿:牙齿有病。
  • 瓦瓶:瓦制的瓶子。
  • 给晨庖:供应早晨的厨房。
  • 赊来醉:赊账买来的酒,喝醉了。
  • 奇方:神奇的药方。
  • 随阳:指雁随季节变化而迁徙。
  • 避岁:避开岁末。
  • 南巢:南方筑巢。
  • 归计:回家的打算。
  • 斋居:清静地居住。
  • 盖白茅:用白茅草覆盖屋顶。

翻译

牙齿有病,入冬后便只能吃粥,用瓦瓶煮豆子供应早晨的厨房。 邻居新酿的酒赊账买来喝醉了,道士那里借来的神奇药方得以抄录。 雁儿喜欢随着阳光向北迁徙,鹊鸟知道避开岁末已在南方筑巢。 对于故园,我也没有回家的打算,暂且在清静之地居住,用白茅草覆盖屋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病齿而生活简朴的情景,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病齿入冬便食粥”一句,既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简单生活的接受。后文通过对邻居新酒和道士奇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与邻里和道士的交往,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与无法归去的无奈,以及他选择在清静之地安居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