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图,为徐复初参政赋

· 张昱
望中烟树是黄州,城绕江波总旧游。 桑梓能忘丘垄念,夔龙分属庙堂留。 牛山云树依然在,鱼水家声尚可求。 他日赐环当有报,题诗却寄凤池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梓:故乡。
  • 丘垄:坟墓,这里指故乡的记忆。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两种神兽,这里比喻高官显贵。
  • 庙堂:朝廷。
  • 牛山:山名,这里指故乡的山。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这里指故乡的亲人和朋友。
  • 赐环:古代官员被召回朝廷的象征,这里指期待被重用。
  • 凤池:指朝廷,特别是翰林院。

翻译

远望中的烟雾和树木,那是黄州,城池环绕着江水,都是我旧时的游历之地。 对于故乡,怎能忘记那片土地的记忆,高官显贵们在朝廷中也有他们的位置。 故乡的山和云树依旧在那里,与故乡亲人和朋友的关系依然亲密,还可以追寻。 将来若有机会被召回朝廷,定当有所报答,那时我会题诗寄给在朝廷中的朋友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桑梓”、“丘垄”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夔龙”、“庙堂”则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的向往和期待。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未来可能的官场生涯的设想,诗人展现了一种既怀旧又充满希望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未来的双重关怀。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