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五龙歌

昔时五龙化五公,口授睡法希夷翁。恬然一境天地外,晋汉周宋皆为空。 君不见南阳卧龙卧隆中,鱼水万古君臣同。定军山头葬龙蜕,赤帝烬息龙何功。 呜呼五龙之睡睡亦浓,左耳忽割不可踪。龙潜龙跃各有会,即使终卧谁知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龙: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据说他们曾化身为五位老者,传授睡法给陈抟(希夷翁)。
  • 希夷翁:即陈抟,五代至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以修炼睡功闻名。
  • 恬然:平静安详的样子。
  • 南阳卧龙: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因其隐居南阳卧龙岗而得名。
  • 隆中: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曾在此隐居。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如鱼得水。
  • 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诸葛亮去世后葬于此。
  • 赤帝:指汉朝的创始人刘邦,传说他是赤帝的后代。
  • 烬息:熄灭,这里指刘邦去世。
  • 左耳忽割:传说中五龙之一的耳朵被割去,象征其隐遁或消失。
  • 龙潜龙跃:比喻人的隐居与出仕,或指潜在的力量与显露的才华。

翻译

昔日五龙化作五位老者,传授睡法给希夷翁陈抟。他们平静安详,仿佛置身于天地之外,晋汉周宋的兴衰对他们而言皆为虚无。 你难道没听说过南阳的卧龙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与刘备的关系如同鱼水般亲密,万古流传的君臣情谊。定军山上埋葬着诸葛亮的遗蜕,而赤帝刘邦去世后,龙的功绩又有谁记得。 唉,五龙的睡眠深沉,其中一位的左耳突然被割去,踪迹全无。龙或潜伏或跃起,各有其时,即使最终隐居,又有谁能真正了解龙的深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五龙与诸葛亮的对比,表达了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功名的淡漠。诗中五龙的超然与诸葛亮的功名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态度。同时,通过“左耳忽割”这一神秘的象征,表达了对于隐逸者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世贞对于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