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送董佥事之大同
盘雕锦袍铁䯀骢,绣旗双飐桃花红。董家南塘聊一出,万舸不敢乘春风。
健儿百战髓力尽,天子高卧咸阳宫。抚髀之对何匆匆,谁夺我公向云中。
南粤王头阙下矣,六裸北首穹庐空。代人巷贺吴人哭,安得分身来救侬。
剑歌大白须满饮,天下健者唯董公,呜呼天下健者唯董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雕:雕刻着盘旋飞翔的鹰的图案。
- 锦袍:华丽的官服。
- 铁䯀骢:铁青色的骏马。
- 绣旗:绣有图案的旗帜。
- 飐(zhǎn):风吹动。
- 董家:指董佥事。
- 南塘:地名。
- 舸(gě):大船。
- 健儿:勇士。
- 髓力:骨髓中的力量,比喻生命力。
- 抚髀:抚摸大腿,表示思考或感慨。
- 匆匆:急促,匆忙。
- 南粤王:指南越国的君主。
- 阙下:宫阙之下,指朝廷。
- 六裸:指六国的使者。
- 北首:向北行礼。
- 穹庐:指蒙古包,这里代指蒙古。
- 代人:指代州的人。
- 吴人:指吴地的人。
- 剑歌:持剑而歌,表示豪情。
- 大白:指酒。
- 健者:勇健的人。
翻译
身穿绣有盘旋飞鹰图案的华丽官服,骑着铁青色的骏马,绣有图案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桃花般的红色。董家在南塘偶尔一次出行,万艘大船都不敢乘着春风前行。
勇士们经历了无数战斗,生命力耗尽,而天子却在咸阳宫中安然高卧。抚摸大腿的对话多么匆忙,谁能将我公送往云中。
南越王的头颅已在朝廷中展示,六国使者向北行礼,蒙古包已空无一人。代州的人在巷子里庆祝,吴地的人却在哭泣,我怎能分身来救你们呢。
持剑而歌,必须满饮大杯酒,天下勇健的人只有董公,唉,天下勇健的人只有董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董佥事的英勇形象和他在朝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比天子的安逸和战士的艰辛,诗人表达了对董佥事的敬仰和对时局的不满。诗中“天下健者唯董公”的重复,强调了董佥事的非凡能力和在诗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