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兄文明精舍

图书东壁映文昌,展卷悠然欲坐忘。 侧见晴峰挥彩笔,晓看初日吐扶桑。 梦回池草春同丽,祝遍庭槐秋正苍。 谁道子云甘寂寞,汉庭还拟献长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壁:东边的墙壁,这里指书房。
  • 文昌:文昌星,主管文运的星宿。
  • 坐忘:道家的一种修炼境界,指忘却自我,与大道合一。
  • 晴峰:晴朗天空下的山峰。
  • 彩笔:比喻文采斐然的笔。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池草:池边的草。
  •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 子云:指汉代文学家杨雄,字子云。
  • 献长杨:指杨雄的《长杨赋》,这里比喻献上自己的文学作品。

翻译

书房东壁的图书映照着文昌星的光辉,我展开书卷,悠然自得,几乎要达到忘我的境界。 从侧面看去,晴朗的山峰仿佛挥动着彩色的笔,清晨初升的太阳在扶桑树上升起。 梦中回忆起春天的池边草,与这春光一同美丽;祝福声中,庭院里的槐树在秋天显得格外苍翠。 谁说杨雄甘于寂寞?汉朝的朝廷还期待着他献上《长杨赋》那样的文学杰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的静谧时光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通过“东壁”、“文昌”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晴峰挥彩笔”、“初日吐扶桑”等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文学创作的灵感与光辉。结尾提到杨雄及其《长杨赋》,表达了诗人对文学成就的渴望和对前辈文人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文学情怀。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