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见斋年丈赴华亭谕

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 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 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 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市悲歌:在燕京(今北京)的街头唱歌,表达离别的悲伤。
  • 清秋鸿雁:秋天的鸿雁,常用来象征离别。
  • 苏司业:指苏辙,曾任司业,此处借指贫穷而好客。
  • 郑广文:指郑谷,唐代诗人,此处借指文人。
  • 三泖:指松江的三个湖泊,此处指王见斋将去的地方。
  • 九峰:指松江的九座山峰,也是王见斋将去的地方的景致。
  • 华亭鹤:华亭(今上海松江)的鹤,此处指王见斋将去的地方。
  • 天路:指高远的天空,比喻王见斋将去的远方。

翻译

在燕京的街头,我再次为你唱起悲歌,秋天的鸿雁也让我感受到离群的孤独。 虽然贫穷,但我仍愿像苏辙那样好客,尽管坐客如郑谷般文雅,我却无力款待。 在三泖的夜晚,我们对着月光谈论,九峰的晴朗日子里,望见云馆,景色宜人。 我将我的思念寄托给华亭的鹤,愿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让你能听到我的问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深切不舍和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燕市悲歌”、“清秋鸿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情的离别氛围。通过对比“苏司业”和“郑广文”的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贫穷却好客的情怀。结尾处寄托思念于“华亭鹤”,寓意着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和期待重逢的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