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尹聂君同年家侄也再邀游焦山赋此

使君多逸兴,暇日共幽攀。 遥指招堤境,因过处士山。 湖平鸥鹭渚,僧候定圆关。 绝顶生玄思,翛翛醉醒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徒: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
  • 尹聂君:人名,尹姓,聂君可能是其字或别号。
  • 同年家侄:指与作者同年考中科举的朋友的侄子。
  • 焦山:山名,位于江苏省镇江市。
  • 招堤: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堤岸或景点。
  • 处士山:指隐士居住的山,这里可能指焦山。
  • 定圆关:寺庙的关门时间。
  • 玄思:深奥的思考。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醉醒颜:醉酒后清醒的面容。

翻译

聂君,这位丹徒的官员,与我同年考中科举的朋友的侄子,再次邀请我一同游览焦山。我们趁着闲暇时光,共同探寻幽静之地。远远地指着招堤的景色,途中经过隐士居住的山。湖水平静,鸥鹭在岸边嬉戏,僧人在等待寺庙的关门时间。站在山顶,我沉思深奥的问题,感到轻松自在,醉酒后清醒的面容带着满足的微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聂君在丹徒焦山的游览经历,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遥指招堤境,因过处士山”等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赞美,也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羡慕。结尾的“绝顶生玄思,翛翛醉醒颜”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愉悦心情。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