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道中杏花盛开感而赋此

一从羁客落天涯,两见青春管物华。 黄鸟相呼如唤友,杏花虽好不为家。 平川渺渺际烟树,远戍悠悠隐暮笳。 惟有萝峰旧时月,傍人深夜印晴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客:旅居在外的人。
  • 物华:自然景色。
  • 渺渺:形容水势辽远。
  •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 远戍:遥远的边防驻军。
  • 暮笳:傍晚时分的笳声,笳是一种古代乐器。
  • 萝峰:可能指诗人故乡的山峰。
  • 晴沙:晴朗天气下的沙滩。

翻译

自从成为旅居在外的人,我已两次见到春天的美景。 黄鸟的叫声仿佛在呼唤朋友,杏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家园。 平原上的水流辽远,与烟雾中的树木相接;遥远的边防驻军隐没在傍晚的笳声中。 只有故乡的山峰上的月亮,深夜陪伴着我,在晴朗的沙滩上留下印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黄鸟相呼如唤友,杏花虽好不为家”巧妙地以黄鸟和杏花为媒介,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结尾处的“萝峰旧时月”则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