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中洞山八咏

苍茫云树暗晴宵,碧涧丹梯跨石桥。 永日烟花还共媚,早时尘梦迥全消。 游人自是情相隔,真境由来路不遥。 从此山中更栖隐,只将吾道付渔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碧涧:清澈的山间溪流。
  • 丹梯:红色的阶梯,这里指山间的红色小路。
  • 烟花:指山间的花草在日光下的美丽景象。
  • 尘梦:尘世的梦想或烦恼。
  • :远。
  • 栖隐:隐居。
  •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仰。

翻译

在晴朗的夜晚,云雾缭绕的树木显得模糊不清,清澈的溪流和红色的山间小路横跨着石桥。即使在漫长的日子里,山间的花草依然美丽动人,早前的尘世梦想和烦恼早已远去。游客们自然会感受到与这美景的隔阂,但实际上,真正的境界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此以后,我将在这山中隐居,只把自己的信仰和渔樵生活相结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初次访问中洞山的景象和感受。诗中,“苍茫云树”和“碧涧丹梯”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而“烟花”和“尘梦”的对比则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两句表明了作者选择隐居山中的决心,以及将个人信仰与简朴生活相结合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热爱。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