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中洞绝顶寄伦右溪何古林

散瀑流霞自化工,澹然幽兴恰相逢。 悟来石室图书契,梦入禅关色相空。 已见东皇归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 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散瀑流霞:形容瀑布如流霞般散落,比喻景色美丽。
  • 自化工:自然形成的巧妙构造。
  • 澹然:平静淡泊的样子。
  • 幽兴:深远的兴致或情感。
  • 石室图书契:石室中的书籍和契约,指古代的文献资料。
  • 禅关:禅宗的修行关卡,也指禅修的境界。
  • 色相空:佛教用语,指一切物质形态都是空的,没有实质。
  • 东皇:指太阳。
  • 下界:人间,相对于天界而言。
  • 南斗:星宿名,南斗六星。
  • 中峰:山峰的中心部分,也指山峰的最高点。
  •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 煨芋:用慢火烤熟的芋头。
  • 岩根:岩石的底部。
  • 荐晚风:享受晚风。

翻译

瀑布如流霞般散落,这是自然巧妙的构造,我在这淡泊幽深的兴致中恰巧与你相遇。在石室中领悟古籍的深意,梦中进入禅修的境界,感受到一切物质形态的空无。已经看到太阳从天界归来,即将看到南斗星靠近山峰的最高点。何时我们能按照从前的约定,选择一个地方建造房屋,在岩石底部烤芋头,享受晚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山途中所见的美景和内心的感悟。通过“散瀑流霞”和“澹然幽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宗哲理的领悟。诗中“石室图书契”和“梦入禅关色相空”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结尾的“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和友情的珍视。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