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变十章楚悯王

唶女商中丞,胡不冠而惠文。逍遥坐高堂,谁令六师。 女张皇高,天下有白日,不照将军之门。唶女中丞,白日又不照未央。 肘腋之祸私所详。欲言未言以彷徨。唶女中丞,曷不为良臣,势迫难为良。 念欲为忠臣,忠臣罹祸殃。甲士三十万,东西若风云。 唶女中丞,自有君子六千人。不愿隶大将军。愿隶主上察不臣。 唶女中丞,雷霆蔽天来,一何殷殷不收。脱女惠文之冠,三木而囊头。 朝备席上僚,暮列庭下囚。唶女中丞,养犬吠发宵人之奸。 后宫乃得脯腊,养犬以饔餐。唶女中丞,编槿衡御,阑入之暴臣。 陬者乃得剪撤,编槿以为薪。诏使驰入壁,欲归定远符。 前庭族将军,后庭出赦书。肉如崤赐大餔。健儿擦血马喷珠。 还我冠,冠中丞,争呼四望追锋车。唶女中丞,覆盆之光独不开。 饮丝茹纶向泉台。日出之日胡为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唶(jiè):叹词,表示叹息或惊讶。
  • 女(rǔ):通“汝”,你。
  • 商中丞:指商朝的中丞,古代官职名。
  • 冠而惠文:戴上惠文冠,惠文冠是古代官员的礼帽。
  • 六师:指六军,古代军队的编制。
  • 肘腋之祸:比喻近在身边的祸患。
  • 彷徨(páng huáng):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罹(lí):遭受。
  • 甲士:披甲的士兵。
  • 隶(lì):隶属,属于。
  • 雷霆:比喻严厉的惩罚或声威。
  • 三木:古代刑具,指枷锁。
  • 囊头:用布袋套头。
  • 脯(fǔ)腊:干肉。
  • 饔(yōng)餐:指饭食。
  • 槿(jǐn)衡:用木槿做的门。
  • 阑(lán)入:擅自进入。
  • 陬(zōu):角落。
  • 剪撤:剪除,撤除。
  • 定远符:古代调兵的符信。
  • 崤(xiáo):山名,这里指山上的肉。
  • 大餔(bū):盛大的宴会。
  • 擦血:擦拭血迹。
  • 覆盆之光:比喻被压抑或被埋没的才华或光明。
  • 饮丝茹纶:比喻忍受屈辱。
  • 泉台:指地下,阴间。

翻译

唉,你这位商朝的中丞,为何不戴上惠文冠呢?你自在地坐在高堂之上,谁会命令六军呢? 你张扬高傲,天下虽有白日,却照不到将军的门前。唉,你这位中丞,白日也照不到未央宫。 近在身边的祸患你私下里详细了解。想要说出来却又犹豫不决。唉,你这位中丞,为何不做个良臣,形势所迫难以成为良臣。 想要做个忠臣,忠臣却会遭受祸殃。三十万披甲的士兵,东西如同风云般变幻。 唉,你这位中丞,自然有六千君子。不愿隶属于大将军。愿隶属于主上,察看是否有不臣之心。 唉,你这位中丞,雷霆般的惩罚遮天而来,为何如此严厉而不收敛。脱下你的惠文冠,戴上枷锁,用布袋套头。 早晨还是席上的贵宾,晚上就成了庭下的囚犯。唉,你这位中丞,养犬是为了夜间发现奸人的恶行。 后宫只能得到干肉,养犬是为了吃食。唉,你这位中丞,用木槿做的门,擅自进入的暴臣。 角落里的人才能被剪除,用木槿做柴火。诏令使者驰入军营,想要归还定远符。 前庭处决将军,后庭发出赦书。山上的肉赐予盛大的宴会。健儿擦拭血迹,马喷出珍珠般的汗水。 还我冠,冠中丞,争相呼唤四望追锋车。唉,你这位中丞,被压抑的光明为何独独不开放。 忍受屈辱,向阴间诉说。日出之日为何如此。

赏析

这首作品以古乐府的形式,通过对商朝中丞的描绘,展现了权力斗争中的无奈与悲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日不照将军之门”、“肘腋之祸”、“雷霆蔽天”等,生动地表达了中丞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困境和挣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忠臣良将命运的同情和对正义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强烈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佳作。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