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起坐

忽然夜半致虚澄,始信吾心即六经。 在昔钻研真影响,而今磨洗自光明。 莫于赘处还加赘,须到清时更倍清。 君看东皋岩下水,渐成溪涧向沧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澄:空明清澈。
  • 六经: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
  • 钻研:深入研究。
  • 影响:指模糊不清的印象或知识。
  • 磨洗:比喻深入理解和领悟。
  • :多余,累赘。
  • :清澈,明晰。
  • 东皋:东边的山丘。
  • 溪涧:山间的小河。
  • 沧溟:大海。

翻译

忽然在半夜时分感受到内心的空明清澈,这才相信我的心灵就是那些儒家经典。过去那些深入研究的知识,现在看来只是模糊不清的印象,而今通过深入理解和领悟,它们自然变得光明透彻。不要在已经多余的地方再加上多余,需要在已经清晰的时候更加倍清晰。你看那东边山丘下的泉水,渐渐汇聚成小河,最终流向广阔的大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境界的深刻领悟和对知识追求的反思。诗人在半夜时分体验到内心的虚澄,认识到自己的心灵与儒家经典相通,体现了对自我认知的深化。通过对比过去的钻研与现在的领悟,诗人强调了深入理解和内心清明的重要性。最后以东皋岩下的水流汇成溪涧,最终流入大海的景象,比喻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与扩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知识的深刻洞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