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祷雨有应

苦旱经旬势欲燃,病夫无奈曲肱眠。 忽惊云气侵垣外,渐觉泉声落枕边。 夹岸碧峰明浦淑,出门清浪满溪田。 神功寂歛知无报,鼓腹行歌贺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祷雨:祈求降雨。
  • 苦旱:长时间的干旱。
  • 势欲燃:形容干旱到极点,仿佛大地都要燃烧起来。
  • 病夫:诗人自指,因长时间干旱而感到身体不适。
  • 曲肱眠:弯曲手臂作为枕头睡觉,形容生活简朴或身体不适。
  • :墙。
  • 泉声:流水的声音。
  • 浦淑:水边的美好景色。
  • 神功:指自然的力量或神明的恩赐。
  • 寂歛:安静收敛,指神明的力量不再显现。
  • 鼓腹:肚子鼓起,形容吃饱喝足。
  • 行歌:边走边唱歌,形容心情愉快。
  • 有年:有好年景,指丰收。

翻译

长时间的干旱让人感到大地仿佛都要燃烧起来,我这个身体不适的人无奈地弯曲手臂作为枕头睡觉。忽然间,我惊讶地感觉到云气侵入墙外,渐渐地,流水的声音落在了我的枕边。两岸的碧绿山峰映衬着水边的美好景色,出门便见到清澈的波浪充满了溪边的田野。虽然神明的力量已经安静收敛,我知道无法回报,但我还是鼓起肚子,边走边唱歌,庆祝这个丰收的好年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苦旱到降雨的转变,以及诗人因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诗中,“苦旱经旬势欲燃”生动地表达了干旱的严重程度,而“忽惊云气侵垣外,渐觉泉声落枕边”则巧妙地描绘了降雨的到来。最后两句“神功寂歠知无报,鼓腹行歌贺有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丰收的喜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