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高氏恣淫昏,为周剪明月。
烱烱血一泓,刬之终不灭。
英辟风后人,吠尧亦昭雪。
易世有狂童,舍旃寻故辙。
亲贤若齐王,睚眦见屠裂。
为隋抑何厚,为周抑何蔑。
掩卷感废兴,令人思明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烱烱 (jiǒng jiǒng):明亮的样子。
- 刬之 (chǎn zhī):铲除,消灭。
- 英辟 (yīng bì):英明的君主。
- 风后 (fēng hòu):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大臣,此处可能指贤臣。
- 吠尧 (fèi yáo):指忠臣对君主的忠言,即使被误解也终将得到昭雪。
- 昭雪 (zhāo xuě):洗清冤屈。
- 舍旃 (shě zhān):放弃,离开。
- 故辙 (gù zhé):旧路,比喻旧有的规矩或方法。
- 睚眦 (yá zì):怒目而视,比喻极小的怨恨。
- 屠裂 (tú liè):屠杀,分裂。
- 抑何 (yì hé):何等,多么。
- 蔑 (miè):轻视,蔑视。
- 掩卷 (yǎn juàn):合上书本。
- 废兴 (fèi xīng):兴衰,盛衰。
- 明哲 (míng zhé):明智,有远见的人。
翻译
高氏放纵淫乱,最终被周朝剪除如明月般的存在。 那明亮的血泊一泓,即使被铲除也永不消失。 英明的君主在贤臣之后,忠言即使被误解也终将得到昭雪。 改朝换代后有狂妄的少年,放弃旧路寻找新的轨迹。 亲近贤能如齐王,因小怨恨而遭受屠杀分裂。 对隋朝何等厚待,对周朝又何等轻视。 合上书本感慨兴衰,让人思考明智有远见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高氏的批判,以及对周朝、隋朝和齐王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烱烱血一泓,刬之终不灭”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残酷和不朽,而“英辟风后人,吠尧亦昭雪”则体现了作者对忠臣的同情和对正义终将得到伸张的信念。最后,通过“掩卷感废兴,令人思明哲”,作者呼吁人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成为有远见的明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