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蔚元日诗
衡门启初旦,冉冉岁行益。
节序人自欢,焉为同余寂。
块然守一室,惆怅将至夕。
天地虽更始,人生无终极。
念欲昉乐端,忧怀纷如积。
来者日以新,谁能返畴昔。
余生愉在野,披睹中有获。
托素毫翰林,千秋垂金石。
逢掖足禦寒,岂必尽狐白。
兴言实起予,偕子臞山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简陋的门。
- 冉冉:慢慢地。
- 岁行益:岁月逐渐增加。
- 节序:时节的顺序。
- 块然:孤独的样子。
- 惆怅:忧郁,心情不好。
- 昉乐端:开始寻找快乐。
- 忧怀:忧虑的心情。
- 纷如积:像堆积一样多。
- 畴昔:过去。
- 余生:我的生命。
- 愉在野:在野外感到愉快。
- 披睹:观察,体验。
- 托素毫翰林:托付给纯洁的笔墨,指写作。
- 金石:比喻坚固不朽。
- 逢掖:遇到寒冷。
- 狐白:狐皮大衣,这里指保暖的衣物。
- 兴言:兴起话语,即说话。
- 起予:启发我。
- 偕子臞山泽:与你一同瘦弱地游历山川。
翻译
简陋的门在初晨开启,岁月慢慢增加。时节的顺序让人自然欢喜,为何与我一同寂寞。孤独地守在一室之内,忧郁地等待至傍晚。天地虽有新的开始,人生却没有尽头。想要开始寻找快乐的起点,忧虑的心情却像堆积一样多。未来日新月异,谁能回到过去。我的生命在野外感到愉快,通过观察和体验有所收获。将纯洁的笔墨托付给翰林,千秋万代留下坚固不朽的文字。遇到寒冷时,足以抵御,何必都是狐皮大衣。兴起话语实在启发我,与你一同瘦弱地游历山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衡门启初旦,冉冉岁行益”描绘了时间的无情,而“节序人自欢,焉为同余寂”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在“天地虽更始,人生无终极”中表达了对生命无尽的感慨,而在“念欲昉乐端,忧怀纷如积”中则透露出对快乐的渴望与忧虑的沉重。最后,诗人通过“托素毫翰林,千秋垂金石”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对永恒的追求,而“逢掖足禦寒,岂必尽狐白”则显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