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于西园望云门山有述

巨灵擘碣石,置之营丘东。 千秋窍混沌,间道开玲珑。 渐迩秋魄圆,稍迈晨星融。 流云时停憩,返景并垂空。 伊余怀禽好,之官偶齐封。 羁服含馀责,推案厌微躬。 曾是咫尺遥,故以简书慵。 行药步周畦,披襟延绪风。 倏如团鉴色,恍落清尊中。 蚀雾俄半规,吹飙豁全通。 靡靡呈苍翠,蔼蔼盈房栊。 数足无登轨,寓目有来踪。 峻陟淹徒御,卧游藉人工。 何如日箕踞,于此玩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巨灵:神话中的大力神。
  • (bāi):分开,劈开。
  • 碣石:山名,位于今河北省。
  • 营丘:古地名,在今山东省。
  • (qiào):洞穴,这里指山洞。
  • 混沌:原指宇宙形成前的模糊状态,这里指山洞内部未开凿的状态。
  • 玲珑:精巧细致,这里指山洞开凿后的样子。
  • (ěr):近。
  • 秋魄:指秋天的月亮。
  • 晨星:早晨的星星,这里指星星的光芒。
  • 返景:指夕阳的余晖。
  • 垂空:悬挂在空中。
  • 伊余:我。
  • 怀禽好:爱好禽鸟。
  • 之官:赴任。
  • 齐封:齐国的封地。
  • 羁服:束缚,这里指官职的束缚。
  • 馀责:剩余的责任。
  • 推案:推开案牍,指处理公务。
  • 微躬:谦称自己。
  • 简书慵:指懒于处理文书工作。
  • 行药:散步。
  • 周畦(qí):四周的田地。
  • 披襟:敞开衣襟。
  • 绪风:余风,指微风。
  • 倏如:忽然像。
  • 鉴色:镜子的颜色,这里指云门山的景色像镜子一样清晰。
  • 清尊:清酒。
  • 蚀雾:被雾气遮蔽。
  • 半规:半圆。
  • 吹飙:吹风。
  • 豁全通:完全清晰。
  • 靡靡:柔弱的样子。
  • 呈苍翠:呈现出苍翠的颜色。
  • 蔼蔼:茂盛的样子。
  • 房栊:窗户。
  • 数足:足够。
  • 登轨:登上轨道,这里指登山。
  • 寓目:观看。
  • 来踪:来时的踪迹。
  • 峻陟:高峻的山峰。
  • 淹徒御:停留的车马。
  • 卧游:躺在床上游览。
  • 藉人工:借助人工。
  • 日箕踞:整天盘腿而坐。
  • 玩无穷:尽情欣赏。

翻译

大力神劈开碣石山,将其置于营丘的东边。 千年的山洞内部混沌未开,经过开凿后变得精巧玲珑。 秋天的月亮渐渐圆满,早晨的星星光芒渐融。 流云时常停歇,夕阳的余晖悬挂在空中。 我爱好禽鸟,赴任时偶然来到齐国的封地。 官职的束缚让我感到剩余的责任,处理公务让我厌倦自己的微小。 虽然距离很近,却因懒于处理文书而迟迟未行。 散步于四周的田地,敞开衣襟享受微风。 忽然间,云门山的景色像镜子一样清晰,仿佛落入清酒之中。 雾气遮蔽了半圆的山景,风吹过后完全清晰。 柔弱地呈现出苍翠的颜色,茂盛的景象充满窗户。 足够了,无需登山,只需观看便有来时的踪迹。 高峻的山峰上停留的车马,躺在床上游览借助人工。 不如整天盘腿而坐,在这里尽情欣赏无穷的景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远望云门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巨灵擘碣石”、“千秋窍混沌”等,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王世贞的诗歌才华。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