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遇宗弟大尹佐

· 王恪
一脉斯文气味长,共君世系出莆阳。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异乡。 唐宋家声曾梓谱,彭城风雨幸连床。 春来傥有池塘梦,莫惜新诗寄远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脉斯文:指家族中传承的文化和教养。
  • 世系:家族的血统和谱系。
  • 莆阳: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 枝柯:比喻家族的分支。
  • 唐宋家声:指家族在唐宋时期的声望和历史。
  • 梓谱:家谱,因为古代家谱多用梓木刻印,故称。
  • 彭城:地名,今江苏省徐州市。
  • 连床:指同床共枕,比喻亲密无间。
  • 傥有:如果有。
  • 池塘梦:指谢灵运梦见谢惠连而得“池塘生春草”佳句的故事,比喻诗文创作的灵感。
  • 远将:远方的将领,这里指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翻译

我们家族的文化气息源远流长,与你共同的血脉来自莆阳。 虽然家族分支众多,但我们坚信源自同一根基,只是命运为何让我们分隔异乡。 我们家族在唐宋时期有着显赫的名声,家谱中记载着这一切,而在彭城,我们幸运地在风雨中同床共枕。 如果春天来临,你有了创作诗文的灵感,请不要吝啬,将你的新诗寄给我这个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血脉和文化传承的自豪,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中“一脉斯文”和“共君世系”强调了家族的连续性和共同的文化根源。通过“枝柯自信原同本”和“天地如何使异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族分散的无奈和对团聚的渴望。最后,诗人以“池塘梦”和“寄远将”寄托了对诗文创作和远方亲人交流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家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的深厚。

王恪

王恪,字克敬,号淡轩。东莞人。缜父。明代宗景泰七年(一四五六)举人,补授庆远府同知。丁外艰,起补泉州,擢宝庆知府。年九十四卒。事见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六。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