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陵水旧城经廖尚书故里留题贻其家子姓诸文学

秋风怀古旧城边,一望川原思渺然。 绿野堂烟空宿燕,天津桥废不闻鹃。 尚书故里寒云外,乔木人家夕照前。 沧海独馀东逝水,葱茏佳气自年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水旧城:地名,位于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 廖尚书:指明朝官员廖纪,曾任尚书。
  • 留题: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题写的诗文。
  • :赠送。
  • 家子姓:家族中的子孙。
  • 文学:指有学问的人,这里特指读书人。
  • 绿野堂:指廖尚书的故居。
  • 天津桥:桥名,可能位于陵水旧城附近。
  • :杜鹃鸟,常用来象征春天或思乡之情。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夕照:夕阳的光辉。
  • 东逝水:向东流去的水,比喻时光流逝。
  • 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 佳气:美好的气象或景象。

翻译

在秋风中,我怀念古时的陵水旧城,站在城边远望,心中涌起无限的思绪。廖尚书的故居绿野堂,如今烟雾缭绕,空留燕子栖息;天津桥已废弃,再也听不到杜鹃的啼鸣。尚书的故里在寒冷的云外,夕阳前,高大的树木下是他的家族后人。沧海中只剩下东逝的水流,而这里依旧年年岁岁保持着葱茏的佳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陵水旧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秋风”、“旧城”、“绿野堂”、“天津桥”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沧桑与怀旧的情感。末句“沧海独馀东逝水,葱茏佳气自年年”则寄寓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