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二王帖歌
右军正行妙入神,大令破体皆天真。
墨池一派流不断,万古谁步琅琊尘。
兰亭之胤何纷纷,片纸几尽江南珉。
只今诸帖重淳化,奚家墨沈犹如新。
李怀琳手王著眼,珷玞遂混连城珍。
临江选石最精绝,二王以外知无人。
麝煤轻拂薄蝉翅,苔文细晕生鱼鳞。
高帝子孙尽隆准,坐使重儓那得伸。
宝船再堕野人手,贫里于今知不贫。
牙签玉轴小贞观,雄飞雌逐家延津。
明窗响拓日再过,纵拙肯作平原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右军:指王羲之,因其曾任右军将军,故称。
- 大令:指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曾任中书令,故称。
- 破体:指王献之的书法风格,突破传统,自成一体。
- 琅琊:王羲之的故乡,今山东临沂,此指王羲之的书法。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序》。
- 胤:后代,此指《兰亭序》的摹本。
- 珉:美石,此指珍贵的书法作品。
- 淳化:指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
- 奚家:指奚鼐,唐代书法家,此指其书法作品。
- 李怀琳:唐代书法家。
- 王著: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珷玞:玉石混杂,此指真伪难辨的书法作品。
- 临江:指临摹江山的书法。
- 麝煤:指墨。
- 蝉翅:形容墨迹轻薄。
- 苔文:指墨迹如苔藓般自然。
- 鱼鳞:形容墨迹的纹理。
- 隆准:高鼻梁,此指高超的书法技艺。
- 重儓:重负,此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 宝船:指珍贵的书法作品。
- 野人:指普通人。
- 牙签玉轴:形容书法作品的装帧精美。
- 小贞观:指书法作品的精美程度。
- 延津:地名,此指书法作品的流传。
- 响拓:指拓印书法作品。
- 平原筋:指平原君的书法风格。
翻译
王羲之的正书和行书妙入神境,王献之的破体书法皆显天真。墨池一脉流传不绝,万古以来谁能步其后尘。兰亭序的摹本何其繁多,片纸几乎耗尽了江南的美石。如今诸帖中以淳化阁帖最为重要,奚鼐的墨迹依旧如新。李怀琳的手笔与王羲之的作品难以分辨,玉石混杂遂使连城之珍混淆。临摹江山的书法选石最为精绝,二王之外无人能及。墨迹轻拂如薄蝉翅,纹理细腻如生鱼鳞。高帝的子孙书法技艺高超,使得珍贵的书法作品难以伸展。珍贵的书法作品再次落入普通人手中,贫穷之中如今却知不贫。书法作品装帧精美,雄飞雌逐于家中的延津。明窗下拓印书法作品日复一日,纵使拙劣也不愿模仿平原君的书法风格。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通过对比历代书法作品的流传与评价,表达了对二王书法的极高推崇。诗中“墨池一派流不断”形容二王书法的影响深远,而“兰亭之胤何纷纷”则反映了后人对《兰亭序》的追捧。诗末提及“纵拙肯作平原筋”,表明即使自己的书法技艺不精,也不愿模仿他人,体现了对书法艺术独立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