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诸友五层楼之什用韵

振衣千仞倚层楼,碧水丹厓翠一丘。 归去烟霞犹两袖,别来风雨已三秋。 心同每惜交游晚,老去空嗟岁月流。 莫向炎荒怜僻地,扶舆清淑即中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振衣:抖动衣服,比喻高洁脱俗。
  • 千仞:形容山峰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层楼:高楼。
  • 碧水丹厓:碧绿的水和红色的山崖。
  • 烟霞:指山水景色,也比喻隐逸生活。
  • 两袖:比喻空无一物,清贫。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也泛指秋天,这里可能指三年。
  • 心同:心意相通。
  • 交游:结交朋友。
  • 老去:年老。
  • 空嗟:徒然叹息。
  • 岁月流:时间流逝。
  • 炎荒:指南方边远荒凉之地。
  • 扶舆:扶持,帮助。
  • 清淑:清新美好。
  • 中洲:中原地区。

翻译

抖动衣衫,我倚靠在千仞高楼的栏杆上,眼前是碧绿的水和红色的山崖,还有翠绿的小山丘。回到隐逸的生活中,虽然两袖清风,但别离后的风雨已经过去了三个秋天。我们心意相通,总是惋惜相交太晚,年老之时,只能空自叹息岁月的流逝。不要对这南方的荒凉之地感到怜悯,这里清新美好的气息,就如同中原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振衣千仞倚层楼”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情怀,“碧水丹厓翠一丘”则以色彩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美丽的自然画卷。后句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抒发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岁月无情的叹息。最后,诗人以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所处的边远之地,认为其清新美好不亚于中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