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峰歌为大司空豫章李公追赋
蟠龙峰高高插天,下有洞穴龙长眠。有时行雨遍八埏,横空万尺银蜿蜒。
忽然缩入一钵间,永脱金翅牙关缘。君不见南阳卧龙气太烈,一片心为豢龙热。
定军山头呕成血,何如此龙得天诀,与云卷舒倦即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蟠龙峰:山峰名,形似蟠龙。
- 插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八埏:指八方边远地区。
- 银蜿蜒:形容龙在空中飞舞的样子,闪着银光,曲折蜿蜒。
- 钵:僧人的食器,这里比喻龙被收服。
- 金翅:佛教中金翅鸟,能食龙,这里指龙的危险。
- 豢龙:养龙,这里指诸葛亮。
- 定军山:山名,诸葛亮去世的地方。
- 呕成血:形容极度劳累或悲伤。
- 天诀:天道的秘诀,指顺应自然。
- 卷舒:卷曲和舒展,形容云的变化。
翻译
蟠龙峰高耸入云,山下有洞穴,传说中的龙长眠于此。有时龙会行雨,滋润八方边远之地,它在空中飞舞,万尺长的身躯闪着银光,曲折蜿蜒。但忽然间,它被收服,缩入一钵之中,永远摆脱了金翅鸟的威胁。
你没看见吗?南阳的卧龙诸葛亮,他的气概太过激烈,一心只为养龙而热忱。最终在定军山头因劳累过度而呕血,这与蟠龙峰的龙相比,哪里能得到顺应自然的秘诀呢?蟠龙峰的龙与云一起卷曲舒展,疲倦了就歇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蟠龙峰的龙与南阳卧龙诸葛亮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顺应自然、不强求的哲理思考。诗中,蟠龙峰的龙自由自在,与云共舞,而诸葛亮则因过度劳累而呕血,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借此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过度追求的反思。